北京通州区随着国务院重磅扶持政策的相继落地,重新回到北京关注度最高的区域。未来5年,城市副中心将投资落地8000亿元,城市承载力将再提升再扩容。目前北京市分两批赋权城市副中心137项行政审批事项。与此同时,城市副中心也出台了十大类专项扶持政策,涵盖“两区”建设、绿色金融、文化旅游、科技创新、数字经济、医药健康、高层次人才等领域。
《关于加快推进通州高精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》- 政策概要
年度区域贡献达到千万元的高精尖企业。给予科技创新、办公、科研用房、贷款贴息、上市补贴、高管奖励、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扶持。2019年1月1日后新注册的企业,最高可按年度区域经济贡献千万元以上部分的70%给予扶持。对之前已注册企业,最高可按年度区域经济贡献2016-2018年区域经济贡献均值部分的70%给予扶持。加快土地供应,亩均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高精尖企业,优先保障用地需求。打造企业“双落地”全程服务体系,对于突出贡献的企业,给予人才租赁住房保障支持,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,给予医疗、入学、人才落户等。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,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,加快孵化平台建设,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,促进中小企业加速成长。
通州区·金融行业利好政策
1、金融机构开办及展业支持方面,《措施》对符合条件的内外资持牌法人金融机构、专业服务机构,按实收资本或资产管理规模,给予区级最高6000万元补助及最高3000万元租、购、自建办公用房补助。
2、对优质地方金融组织及专业服务机构,实收资本不低于1亿元的,按实收资本5‰、增资额的2‰给予支持。同时,对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、机构、组织新购、自建或租赁办公用房的,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区级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。在上述机构筹建期间,无偿为其提供一定面积的临时性办公场所。
3、大幅提升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奖励力度。对高层次金融人才,参照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最优政策给予激励,对重点金融企业符合条件的人才,给予一定数量进京落户指标,在人才住房、交通出行、职业发展、子女教育、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。
通州“两高”人才计划
运河计划-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。
灯塔计划-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。
通州 · 主导企业入驻
四大功能性主导产业,城市副中心繁华已臻献。
1、金融领域
例如:国研财富管理研究院、工商银行副中心分行、中银投资、蚂蚁金服等企业已入驻。
2、科技创新领域
顶尖芯片研发,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万物互联等领域纷纷入驻。例如:北京集成电路尖端芯片投资中心、华胜天成信息技术公司、北京尖端芯片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在落地,哈工大机器人公司、比亚迪智能汽车装备制造公司有望入驻。
3、文化创新领域
例如:蓝色光标、凤凰动漫等企业入驻。
构建一体化“同心圆”
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通州与廊坊北三县(三河市、大厂回族自治县、香河县)协同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,打下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。一体化发展,是区域合作的最高层次。从协同迈向一体化,通州区与北三县正在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“同心圆”。
产业协作是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。2019年以来,北三县连续4年与通州共同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,累计签约了161个合作项目,意向投资额达到了1080亿元,涉及区域开发、城市更新、科创基地、轨道交通等领域。
01-通州·交通发展
2022年8月,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《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(2020年-2035年)》,推动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,建设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正驶入快车道。其中,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(平谷线)是高质量打造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的骨干线路,建成后将成为首条京冀轨道交通区域快线,通勤人员可选择乘坐轨道交通进出京。廊坊三河市群众翘首期盼多年的“坐着地铁进北京”的梦想,不久将成为现实。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首次延伸到河北。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(平谷线)三河段力争2025年与北京段同步通车。在京冀两地合力推进下,目前,北三县与通州区对接道路达10条,通达公交线路30多条。日益完善的跨界交通路网,把北三县和通州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,为两地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等交流融合提供了便捷通道。
02、通州·产业协作
2019年至今,借助“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”这一品牌资源和平台优势,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在北三县落地开花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目前,已签约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近百个,项目落地率达到近80%,特别是一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、当年落地、当年建成投产。这些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,既拓展了在京企业发展空间,又带动了北三县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了北三县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软实力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。
03、教育医疗
在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化旅游等领域,北三县与通州区也按下了共建共享的“快进键”,公共服务落差梯度逐渐缩小。北三县与北京市签署了教育发展合作协议,建立了13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,在校际合作、教研管理、资源共享、文化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。2021年,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、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挂牌成立,教育教学工作朝着与北京总校“同形、同构、同质”的办学目标迈进。
在医疗卫生方面,北三县已与北京市5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合作。其中,潞河医院、通州区妇幼保健院、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等医疗机构,与北三县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。北京潞河医院香河医康院区紧张施工,预计今年底就可全部封顶,建成后将为区域居民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。